申請知識產(chǎn)權保護:
1.提出申請,獲得授權 ;
2.及時交專利年費,維持專利有效;
3.涉及進出口貿(mào)易的進行海關備案,防止外來侵權;
4.開拓海外市場的,申請PCT或者直接國家申請,進行商標國際注冊,保護在出口國的專利權;
5.被侵權時向法院提侵權訴訟,要求終止侵權獲得賠償;
通過知識產(chǎn)權的行政保護途徑。
(l)專利權的行政保護:
主管機關為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和地方知識產(chǎn)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專利糾紛進行行政調(diào)處。專利糾紛主要包括:
a.專利侵權糾紛、專利權屬糾紛等。知識產(chǎn)權管理機關受理專利糾紛案件的條件如下:
b.調(diào)處請求人必須是與糾紛和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單位或個人;
c.有明確的被請求人;
d.有具體要求和事實依據(jù);屬于知識產(chǎn)權管理機關管轄范圍和受案范圍;
e.當事人尚未向人民法院起訴。
(2)商標權的行政保護:主管機關為侵權行為地的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侵犯商標權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3)著作權的行政保護:主管機關為國家版權局和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通過知識產(chǎn)權的司法保護途徑。
(1)管轄權的確定:因案件性質(zhì)不同,分別由具有管轄權的法院及侵權行為地人民法院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提起知識產(chǎn)權侵權訴訟應滿足的條件:
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有明確的被告;
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