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日開始,中國三大運營商將取消國內電話長途及漫游通話費。換言之,9月開始,無論在哪個地區(qū),手機通話資費都一樣,不存在本地和外地之分。然而,今天代理記賬小慧想和各位討論的是關于三大運營商運營過程中涉及的財稅問題。
大部分人認為三大運營商屬于國企,運營所賺取的財產本就屬于國家,因此,并不用繳納任何的稅種,當然也就不存在所謂的稅金。其實不然,日前,有篇題為《中國電信上半年收入1841個億,你知道他繳了多少所得稅嗎》的文章刷爆各大網站。從這篇文章中可知,即使是作為國企的三大運營商,依然是要繳納相應的稅種和適應的稅率。那到底三大運營商該繳納哪些稅種?又該適應怎樣的稅率呢?
從本質上來說,三大運營商同普通企業(yè)一樣依然屬于企業(yè),同樣有收入和支出,,在正常的營業(yè)中,營業(yè)稅必然是少不了的。在2014年營改增提出之前,三大運營商需向稅務機關繳納3%的營業(yè)稅。
2014年營改增試點提出之后,將本該征收的營業(yè)稅改為增值稅,對于很多企業(yè)在減負。但是,對三大運營商來說,負擔不減反增。可以說2014年是三大運行商的分水嶺,營改增之后三大運營商通信基礎業(yè)務增值稅稅率11%,增值業(yè)務稅率6%。從長期看,稅率變化對三大運營商稍有影響,但對于電信行業(yè)其他兩萬多家參與企業(yè)影響有限。
中國電信表示,自9月1日起,中國電信取消國內電話長途漫游通話費,自此用戶不用再辦理任何與長途業(yè)務有關的增值服務,當然不包含港澳臺地區(qū),也不包括固定電話、移動數據(如流量)、國際長途、港澳臺長途、國際漫游、港澳臺漫游。中國聯(lián)通表示,中國聯(lián)通自9月1日起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及漫游費。所有2G、3G、4G手機套餐都取消語音的國內長途、漫游資費。增值服務的取消,從另一層面減少了增值稅的繳納,從而達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電話相關業(yè)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當然,相關稅種的征收也是為了市場的公平競爭。三大運行商征收增值稅,是政策所趨,也是市場需要。營改增的全面推行,使得三大運行商不得不改變原有的模式,尋找更適合老百姓,更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