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班族,每個月我們都要繳納“五險一金”。如果說五險“保人”,那么“一金”就是保房。住房公積金設(shè)立的目的是讓在職職工存一筆”買房“的錢。
工作幾年,買房的時候,選擇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為3.25%),可以享受到低于銀行商業(yè)貸款(利率為4.90%)的優(yōu)惠。
可能有人說,這點”利差“,著實占不到什么便宜!
小白認為,有這種想法的人,有點小看公積金貸款給予“利差”上的福利了。
“利差1”=銀行商業(yè)貸款利率-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4.9%-3.25%=1.65%
小白舉例一:
1、買房貸款100萬,選擇住房公積金貸款(20年等額本息),支付的利息總額為36.12萬。
2、買房貸款100萬,選擇銀行商業(yè)貸款(20年等額本息),支付的利息總額為57.06萬。
在復(fù)利和時間的共同作用下,1.65%的“小利差”造就了20.94萬的利息總額差距。
57.06萬-36.12萬=20.94萬
是不是看到公積金貸款的好處后,想買房貸款的時候多貸點錢呀!
小白認為,有這樣想法的人應(yīng)該不少。為此,各個地方都設(shè)定了多種公積金貸款的限制性條件。譬如,每個地方都設(shè)定了公積金貸款的上限。
小白舉例二:
1、上海市規(guī)定:個人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為60萬,夫妻為120萬。
2、上海市規(guī)定:個人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為50萬,夫妻為100萬。
現(xiàn)在,大家可能會和小白說:“小白,我們知道公積金貸款的好處,無須你多言?!?/p>
嗯,大家若這么說,沒有錯。因為,每月從工資里扣掉5%-12%存到住房公積金賬戶就是為了以后買房。從這個角度來說,繳納公積金算是一種強制存款。買房后,我們每年都可以提取一部分“錢”出來。
可是,小白現(xiàn)在要問問,你覺得“上班5年后,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買房”和"上班10年后,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買房”有什么區(qū)別?
是不感覺怪怪的,好像除了時間上,一個是5年,另一個是10年,其中也沒什么差別。
小白舉例三:
1、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存款利率按照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執(zhí)行(年利率為1.50%)。
2、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為3.25%。
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住房公積金的存款和貸款間存在利差。
“利差2”=公積金貸款利率-公積金存款利率=3.25%-1.50%=1.75%
實質(zhì)上,這相當于沒有買房的上班族“湊份子錢”給買房的上班族“發(fā)了貸款”。這有點類似銀行,一部分人存錢到銀行,另一部分人從銀行貸款。
只不過,沒有買房的上班族拿到的存款收益僅有1.50%/年。要知道,現(xiàn)在余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為4.04%/年。與此同時,買房的上班族卻享受著3.25%/年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拿著遠低于市場水平的優(yōu)惠利率買房。
當然咯,交錢的時候虧點,買房的時候賺回來,我們還是能夠接受的。這也體現(xiàn)了住房公積金的初衷,大家“湊份子錢”買房,合作共贏。